2015年,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强势需求拉动下,我国电商物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2015年全年业务量突破200亿件,达206亿件,稳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48%。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对物流地产及高端仓储设施的需求强劲。为扩大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及价值链,电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布点,纷纷建立电商物流园区,并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拓展。随着企业主体多元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电子商务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
三大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是电子商务物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电子商务物流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创新成果的深度融合与推动下,电子商务物流将站住更高的起点,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电子商务物流的服务内容和内涵将更加丰富。一方面,我国网络零售交易产生的电商物流业务近70%由快递企业承担,快递业成为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商物流也衍生出多种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终端消费者对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细化,电商物流企业适时推出终端智能柜、物流保险、特殊物品物流、逆向物流等主动服务和个性服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制造业、跨境贸易等关键产业不断升级,电商物流上下游产业环境也随之优化和升级,这必将对电商物流服务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业务种类将加快拓展;跨境贸易的发展也将为电商物流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第二,市场主体将更加多元。一方面,随着外部产业的融合、资本市场的加速进入以及同业、同区域整合,优质资源要素和人力要素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集,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快递公共服务站、连锁商业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传统快运、物流企业也开始纷纷跨界进入快递及电商物流领域,向专业化、区域化、平台化方向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的驱动及平台经济的发展,碎片化的物流资源通过互联网和平台整合进入市场,“平台+个人”的商业模式正在出现,正逐步探索、演化,成为新的电商物流服务提供者和市场参与者。
第三,电商物流将更加智慧、智能。随着生产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技术应用环境的不断成熟,电商物流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势不可挡。DT(数据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得大数据应用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预测、运营决策、营销推广、渠道管理、客户体验、物流管理、IT构架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大数据对供应链的应用将改变电商物流的路径和运作,从而颠覆传统的运营模式,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服务、云服务、智慧仓储、电子签名、电子身份认证等技术将得到推广应用。在物流装备方面,自动化分拣、机器人、智能快件箱等开发应用力度将持续加大。尤其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迫使企业告别过往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怪圈,对电商物流的提质增效形成“倒逼”。从现状来看,仓储分拣等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而当人工成本超过机器成本之时,自动化大规模迭代的时代将指日可待。
2
未来发展重点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电商物流的发展还存在着“快而不强”的问题,比如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服务质量还不高。总体而言,电子商务物流将逐步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应该说,未来一段时期是电商物流转型升级的机遇期,需要政府、市场主体及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第一,创新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基点。过去几年,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海量的物流需求,处于下游的物流企业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的同时,也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整个网络零售总额将超过10万亿元,由此产生的全年包裹量将超过1千亿件。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容易滋生自满情绪,沉湎于高速发展的沾沾自喜,从而失去创新热情和培育行业增长新引擎的内生动力。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简单的“人海”战术和“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加快构建行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机制、技术、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全方位提升行业综合发展能力。
第二,政府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改变了传统贸易、流通方式和人们的社交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它的颠覆性和对传统的挑战才激发了行业活力、释放了发展潜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新模式不断出现,昭示着商业和管理的巨变,政府和社会管理的治理体系必须面对新经济带来的这种挑战。宏观上应适度监管,保持一定的宽容度;微观上鼓励企业大胆尝试、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互联网技术还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和行业管理不再是政府单一角色的管理,而是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政府部门应善用各方力量,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创新治理体系,这将是新经济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行业发展的目的要放在构建和谐“生态圈”上。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共享经济,更是一种共荣经济、共赢经济。竞争虽无法回避,但绝不能把竞争孤立化、绝对化,更不能把竞争理念定位在“你死我活”上。纵观世界商业史,伟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相互碾压,而在于相互都无法打倒对方,从而不得不让自己做到更好。构建和谐共享的生态圈,龙头企业的责任重大,既要有大视野和大格局,解决好主导权、开放性、协作度等问题;也要有行动自觉,协调好与政府、投资者、用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政府的角色同样不能缺位,需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良好发展氛围,提供健全的机制和法
1
三大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是电子商务物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电子商务物流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创新成果的深度融合与推动下,电子商务物流将站住更高的起点,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电子商务物流的服务内容和内涵将更加丰富。一方面,我国网络零售交易产生的电商物流业务近70%由快递企业承担,快递业成为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商物流也衍生出多种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终端消费者对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细化,电商物流企业适时推出终端智能柜、物流保险、特殊物品物流、逆向物流等主动服务和个性服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制造业、跨境贸易等关键产业不断升级,电商物流上下游产业环境也随之优化和升级,这必将对电商物流服务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业务种类将加快拓展;跨境贸易的发展也将为电商物流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第二,市场主体将更加多元。一方面,随着外部产业的融合、资本市场的加速进入以及同业、同区域整合,优质资源要素和人力要素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集,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快递公共服务站、连锁商业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传统快运、物流企业也开始纷纷跨界进入快递及电商物流领域,向专业化、区域化、平台化方向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的驱动及平台经济的发展,碎片化的物流资源通过互联网和平台整合进入市场,“平台+个人”的商业模式正在出现,正逐步探索、演化,成为新的电商物流服务提供者和市场参与者。
第三,电商物流将更加智慧、智能。随着生产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技术应用环境的不断成熟,电商物流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势不可挡。DT(数据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得大数据应用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预测、运营决策、营销推广、渠道管理、客户体验、物流管理、IT构架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大数据对供应链的应用将改变电商物流的路径和运作,从而颠覆传统的运营模式,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服务、云服务、智慧仓储、电子签名、电子身份认证等技术将得到推广应用。在物流装备方面,自动化分拣、机器人、智能快件箱等开发应用力度将持续加大。尤其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迫使企业告别过往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怪圈,对电商物流的提质增效形成“倒逼”。从现状来看,仓储分拣等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而当人工成本超过机器成本之时,自动化大规模迭代的时代将指日可待。
2
未来发展重点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电商物流的发展还存在着“快而不强”的问题,比如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服务质量还不高。总体而言,电子商务物流将逐步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应该说,未来一段时期是电商物流转型升级的机遇期,需要政府、市场主体及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第一,创新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基点。过去几年,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海量的物流需求,处于下游的物流企业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的同时,也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整个网络零售总额将超过10万亿元,由此产生的全年包裹量将超过1千亿件。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容易滋生自满情绪,沉湎于高速发展的沾沾自喜,从而失去创新热情和培育行业增长新引擎的内生动力。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简单的“人海”战术和“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加快构建行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机制、技术、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全方位提升行业综合发展能力。
第二,政府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改变了传统贸易、流通方式和人们的社交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它的颠覆性和对传统的挑战才激发了行业活力、释放了发展潜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新模式不断出现,昭示着商业和管理的巨变,政府和社会管理的治理体系必须面对新经济带来的这种挑战。宏观上应适度监管,保持一定的宽容度;微观上鼓励企业大胆尝试、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互联网技术还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和行业管理不再是政府单一角色的管理,而是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政府部门应善用各方力量,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创新治理体系,这将是新经济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行业发展的目的要放在构建和谐“生态圈”上。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共享经济,更是一种共荣经济、共赢经济。竞争虽无法回避,但绝不能把竞争孤立化、绝对化,更不能把竞争理念定位在“你死我活”上。纵观世界商业史,伟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相互碾压,而在于相互都无法打倒对方,从而不得不让自己做到更好。构建和谐共享的生态圈,龙头企业的责任重大,既要有大视野和大格局,解决好主导权、开放性、协作度等问题;也要有行动自觉,协调好与政府、投资者、用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政府的角色同样不能缺位,需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良好发展氛围,提供健全的机制和法